(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10日下午,《敦煌•慈悲颂》新闻发布会在福建大剧院举行。著名作曲家、奥斯卡电影金像奖得主、《敦煌•慈悲颂》的曲作者谭盾、福建省音协秘书长方毅及福建省歌舞剧院副院长曾宏艺等嘉宾与福建省十几家媒体出席发布会。在谈到自己的交响乐作品《敦煌•慈悲颂》即将在福建上演时,谭盾说,“因为在创作中与福建泉州的渊源,我把《敦煌•慈悲颂》这次在福建大剧院的演出,当成了回家演出。”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谭盾动情讲述了他创作《敦煌•慈悲颂》 的心路历程。他特别难忘自己在遇上创作瓶颈期时,与泉州南音的相遇,而后激发了他的如泉水般的灵感。谭盾说,当年他在一位智者的引导下,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坐船到了泉州。一上岸,他就发现泉州保留了诸多唐代音乐踪迹,他现场学习提线木偶打击乐、抱起南音琵琶爱不释手……沉醉在泉州民间音乐中的谭盾激发出了创作灵感,顺利完成《敦煌•慈悲颂》的全部创作。
"如果说敦煌是唐代艺术的‘活化石’,那么,唐代音乐的‘活化石’在哪里呢?在泉州。"说到泉州,谭盾满怀深情。他说,直到那年在泉州听了南音,才知道原来壁画里的“声音”是这样的。他终于为《敦煌•慈悲颂》这个作品找到了声音的根据,也成全了他听到壁画里的声音的愿望。
谭盾表示:“音乐就像一条无形的丝绸之路,能够连通人心”。谭盾认为敦煌留给世界的不只是古老的壁画,还有信仰,对慈悲的信仰,对善良的信仰,对大自然的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谭盾曾以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金像奖而享誉世界乐坛。此次他的交响乐作品《敦煌•慈悲颂》以中文演唱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记载的东方哲学故事。
谭盾为创作这部作品,曾历时6年,研究敦煌壁画、文献。为追寻敦煌之音,他走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国立图书馆,亲见一页页遗失各地的敦煌乐舞古谱……
14日晚,交响乐作品《敦煌•慈悲颂》将于福建大剧院上演。此次演出由谭盾亲自指挥,福州海峡交响乐团演奏,陈晨、邝励玲、泽仁央金、哈斯巴根、韩妍、杨熠、刘倪汝等音乐家携手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参演。
谭盾为创作这部作品,曾历时6年,研究敦煌壁画、文献。为追寻敦煌之音,谭盾走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国立图书馆,亲见一页页遗失各地的敦煌乐舞古谱。《敦煌•慈悲颂》分为六幕:《菩提树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园》《心经》《涅槃》,全部取材于丝绸之路上敦煌壁画中的故事。《敦煌·慈悲颂》问世后,曾在多个国家巡演,感动了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观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