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振
本报特约记者 罗晓汀
(资料图)
《苍兰诀》《星落凝成糖》之后,仙侠剧再出爆款。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长月烬明》6 日上线后连续 5 天登上灯塔全网剧集市占排行,开播前预约量刷新站内纪录,登上近三年古装剧上线首日市占第一。不过《长月烬明》在观众和媒体评价方面呈现两极分化:该剧主打服化道创新,新颖的敦煌风视效美学、质感不俗的特效让人眼前一亮,但内容上还是流水线古偶的套路剧情,这种模式让仙侠剧陷入破圈瓶颈,类型化进度较慢。
《长月烬明》海报" 糖加玻璃渣 "
《长月烬明》讲述为拯救被魔神澹台烬统治的四洲三界,衡阳宗掌门之女黎苏苏化身叶家小女儿叶夕雾,回到五百年前阻止澹台烬成为魔神,两人产生纠葛相互救赎的故事。在《长月烬明》的粉丝看来,该剧的视觉审美已经达到仙侠剧顶配,集近几年爆款仙侠剧成功元素之大成:主演罗云熙、白鹿和陈都灵的粉丝效应、IP 粉丝效应、大量服化道投入以及剧情上主打 " 糖加玻璃渣 " 的虐恋。
有观众总结,以往仙侠剧的服化道风格就是 " 一水白 ",即所有主角除了衣袂飘飘的白衣,就是红色宽袍大袖。这种单调乏味的设计与审美不仅引发对制作方的审美质疑,更遭遇 " 成本都去哪儿了 " 的吐槽。而《长月烬明》的一大卖点就是走出仙侠剧服化道的同质化,大量融入国风美学。《长月烬明》的画面的确呈现瑰丽磅礴的构图配色,全员敦煌造型扮相,从服化道到特效呈现采用古典神话风和敦煌文化审美。剧中的上清神域、逍遥宗、衡阳宗、景国等重要场景和建筑融入东方园林美学。主要角色造型也有敦煌壁画人物风格,这些国风审美元素的运用确实成为该剧一大看点。
《长月烬明》海报此外,《长月烬明》在视觉和道具设计上也尝试走 " 仙侠史诗 " 路线。据悉,每名演员配备的武器都多达上百件,再加上服饰共有 3 万余件。可以看出《长月烬明》剧组在全力打造仙侠剧中的东方美学,也是近年来仙侠剧美学探索的延续。
" 贩卖甜蜜 "
在故事层面,《长月烬明》走强剧情路线,以紧凑的叙事节奏带领观众迅速进入故事情节,跟随主角展开冒险。第一集就已经呈现男女主的两重人生:魔神澹台烬和仙女黎苏苏。凡间的叶家二小姐叶夕雾和气质高冷内敛的皇子澹台烬。故事维度丰富,这也是粉丝热衷追剧的原因之一。
但粉丝之外,在路人观众眼中,《长月烬明》有两大明显问题:一是套路化,第一集后故事推进乏力,回到过去的女主从一开始铁石心肠,到教男主学会 " 情爱 ",再到自己深陷其中,每一步都在观众意料之中,就连大结局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这样的叙事方式路人观众自然难以满意。另一大问题在于剧情 " 为了虐而虐 ",经不起推敲:开场时拥有毁天灭地能力的男主眼睁睁看着女主穿越回去改变一切,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如今仙侠剧的编剧为了 " 贩卖甜蜜 ",巩固深情人设,大多选择使用多世轮回设定,虽然 " 点燃 " 男女主的感情线,观众却感觉 " 被喂了一嘴糖 ",古早仙侠剧中展现的侠义和道义被工业糖精所代替。当下的仙侠剧只有仙,没有侠。仙侠剧的特效越来越贵,美学审美大幅提升,而内在仍然是单调的仙魔大战或神魔虐恋。学者:架空时代不能抛弃历史
2014 年的《古剑奇谭》成为仙侠剧爆发的开端,2015 年的《花千骨》开启仙侠剧女性向转型。仙侠剧创作方向也从男性观众喜好的 " 拯救天下苍生 ",转向女性观众喜爱的 " 万世不朽的爱情 "。2017 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开启仙侠剧 " 多世轮回爱情 " 模式,2018 年的《香蜜沉沉烬如霜》之后,仙侠剧在故事内容上开始走向雷同。
《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海报回顾最初的仙侠剧,尤其是胡歌、刘亦菲主演的《仙剑奇侠传》以及胡歌、杨幂主演的《仙剑奇侠传三》,不仅故事精彩丰富,人、魔、妖上塑造十分饱满," 仙恋 " 并不是故事主体。除了主角,两部剧中还有丰富的配角、反派角色,爱情,亲情、友情与侠义之情交织令故事不会扁平化。
《仙剑奇侠传》《仙剑奇侠传三》海报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孙佳山认为,仙侠剧是基于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我国通俗类型文化经验的新类型影视化表达,有别于此前的古装剧、历史剧等,这种新类型的影视剧背后有新的明星文化、新的明星制度作为支撑,对青年群体具有不小吸引力,登陆海外市场后也可凭借其新颖的类型和新型明星效应等不断收割热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流行文化的 " 降维打击 " 效应。
孙佳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尽管仙侠剧是架空题材,但依然不能简单抛弃历史,而是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保持最基本的历史感和真实感,这样才会有更好的传播效应、更令人信服和认可。
仙侠剧如果想作为一种类型走得更远,内容上同样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剧中具体的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要更为慎重,避免让观众产生 " 错乱感 " 甚至 " 颠倒感 ",保持艺术、商业以及真实、历史之间的有机、动态平衡。只有这样,仙侠剧才会有更好的戏剧落点和文化聚焦点,为持续的类型化创新打下坚实的行业基础。
《环球时报》2023 年 4 月 13 日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