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科幻大会将于5月29日在京开幕。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处于快速提升时期,大众对科幻的兴趣显著增强,本届大会将推出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科幻新技术新产品展等优质内容,通过专题活动的多维扩展,进一步增强科幻产业的集聚效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业内人士表示,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持续推动下,科幻产业已逐步延展到影视、主题乐园、会展、科普等领域。
高精尖技术集体亮相
近年来,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一批科幻IP作品家喻户晓,展现出我国科幻想象力和科技创造力持续提升。
5月29日至6月4日,2023中国科幻大会将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文化介绍,今年大会以“科学梦想、创造未来”为主题,将举办专题论坛、科幻展、科幻活动、科幻嘉年华等四个方面共40场活动,突出打造高端科幻平台,融合创新元素,丰富大众体验。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科处处长李焱表示,大会期间,以“飞向科幻未来”为主题的科幻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展览将在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展出,包括50余家科幻领域企业的60项新技术新产品、超20项科幻电影真实拍摄道具与互动体验装置。例如,“元宇数流”展区聚焦元宇宙相关技术,观众可以看到服务于航空航天、能源互联网、5G通信等领域的授时同步系列产品,高性能通用AI芯片,国产全功能GPU芯片等。“漫步未来”融合科幻元素,模拟人类在地外行星建设基地等场景。
在专题论坛方面,本届大会广泛邀请国内外科幻创作、影视、技术等领域重要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提升我国科幻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激发科幻产业发展潜力
当前,我国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两大产业交融碰撞,激发了科幻产业发展潜力。我国科幻产业形态已从早期的科幻出版逐步延展到影视、主题乐园、文娱、会展、科普等领域。
出版、游戏、影视等行业主要为科幻产业提供内容。中信出版、中文在线、哔哩哔哩等公司均与科幻作家刘慈欣合作打造漫画、动画等IP产品。中国电影在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计划在电影科技、科幻电影IP基础之上,筹建“中国科幻电影乐园”。
虚拟现实、声光系统、航空航天、5G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为科幻作品、场景的具体呈现提供支持。凌云光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于VR、AR、XR、MR领域。洲明科技近日表示,公司已承建全球一百多个影视级数字影棚,形成以“XR虚拟拍摄系统+数字特效资产+DCI认证LED电影屏”为核心竞争力的全套虚拟拍摄影视全链路解决方案。
一些上市公司借力科幻塑造新形象。2023年春节档高票房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期间,中核集团、航天科技、中国石化等企业纷纷表示,电影所想象的人造太阳装置、天梯、空间驿站、3D打印建造技术等未来科技将在科技工作者努力下逐步成为现实。徐工机械则推出了《流浪地球2》联名工程机械模型。
我国科幻产业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强劲。《2022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29.6亿元,同比增长50.5%。其中,科幻阅读产业总体营收为27亿元,同比增长15.4%。科幻影视产业总营收为71.9亿元,同比增长171.4%。科幻游戏产业营收为670亿元,同比增长39.6%。科幻衍生品产业总营收为60.7亿元,同比增长186.3%。
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
庞晓东表示,技术是科幻创意向科幻成果转化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构建科幻产业链条的核心要素,要大力推动科幻产业与技术融合发展。
李文化表示,石景山区会同首钢集团共同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成立了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设立了全国首只科幻产业基金,落地了“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石景山区将依托虚拟动点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成为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虚拟现实组团承载区;联合华为云计算公司共同打造华为(北京)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集聚终端器件、内容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业120余家,其中“中国VR50强”企业13家;携手中国电科共同培育(北京)智能科技园;集中建设3个国家级原创技术策源地、5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实验室)、17个研发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李焱称,自2021年以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投入超过5000万元,针对产业发展技术难点痛点,支持科幻企业研发攻关。同时,举办科幻产业嘉年华、科幻电影周、新技术新产品展览和科幻产业主题论坛,营造良好的科幻产业发展生态。
据了解,截至2023年5月,石景山区已集聚近百家科幻及相关科技企业。其中,科幻技术企业占44.09%,科幻内容企业占40.86%,科幻场景与文旅企业占8.60%,科幻服务企业占6.45%。全区初步形成“内容创作+IP转化+影视创投+影视拍摄+科技+体验”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