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童年都值得回忆。法国剧作家杜·加尔甚至认为,童年的回忆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
今年六一儿童节,亲宝宝特地联手国宝级艺术大师“绘本奶奶”蔡皋老师、“畅销书打造基地”中南博集天卷,共同发起“梦想时间胶囊”活动。活动旨在通过作品记录等方式,让家长记录下孩子们关于童年的所有美好和回忆。活动中,蔡皋老师还分享了她以手绘的方式记录生活点滴与孙子成长的经验。
事实上,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记录方式也变得丰富而多样起来。从前,爸爸妈妈们选择用纸笔记录宝宝成长中的点滴;后来,人们可以通过画画、照片和视频等立体的方式,让回忆变得更加生动。
(相关资料图)
如今的数字时代,倡导科学育儿的“亲宝宝”一直专注为中国的年轻家庭提供成长记录云空间和智能育儿两大核心功能服务,在帮助用户记录宝宝成长信息的同时,还构建了一个集“孕育教”为一体的产品体系。截至目前,亲宝宝成长记录云空间累计上传照片数超100亿,累计上传视频超50亿分钟,智能育儿助手累计解决孕育早教问题上亿次。
作为国内最大的亲子私密空间,亲宝宝的成长记录云空间链接了家庭各个成员,让家庭成员间,以及泛熟人家庭间在网络上相互“串门”成为可能。这种全新的线上家庭社交网络,使得亲宝宝的用户增长和用户信任度在行业内遥遥领先。目前,亲宝宝已经拥有超过1亿的用户。
十年来,亲宝宝一直坚持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开发。比如,考虑到新手爸妈爱晒娃的需求,亲宝宝推出了“海报”功能,一键即可将喜欢的照片设定为封面海报模式;亲宝宝还首推了“MV”功能,在我的“服务”里点击MV功能,再选择3~20张照片,即可一键生成不同主题的个性化MV。
针对家长们想要“照片书”的需求,亲宝宝推出了定制产品“亲宝宝成长书”,解决了家长想要通过实体书珍藏童年回忆的需求。只要选择好时间段,即可自动生成一本亲宝宝成长书,1:1还原成长时间线,并支持用户自行添加照片。让照片,连成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说到回忆,蔡皋老师也坦言童年时期的温暖记忆成就了她的创作底色。她鼓励每个孩子说出自己的童年梦想,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呵护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热爱,捕捉孩子成长时的每一个细节。
活动之外,亲宝宝还就绘本选择、儿童艺术教育与美学熏陶等话题与蔡皋老师进行了一场对话,以下为对话实录(略有编辑)——
问:蔡老师,您认为一部优秀的绘本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家长们又该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绘本?
答:我认为,好绘本最重要的,它能教会我们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们不要让孩子为了阅读而阅读,或抱着非常功利的目的去阅读,要让他们为“喜欢”而阅读,读他们喜欢的绘本,让阅读给他们更加长久的力量。
拿我自己来说,我童年的阅读是非常活泼的。我最初的阅读是从《打火匣》《白雪公主》等等这些童话开始的。我小时候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动画片,但我阅读的大门最初就是被图画书打开的。
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这样的记忆会对我有怎样的影响,但我知道我喜欢那些阅读。我觉得阅读是生命本身的需要,就像口渴求饮一样。其实,孩子并不会固化自己的趣味。我们要让孩子尽可能多读,他们会在不断地阅读中比较南方北方、本地外地、国内国外,不断发现群星璀璨。这样,视野也会更加开阔,心境也随之开阔。慢慢地,他们自己就会做出选择和判断,明白什么是好书、好绘本。
问:您的作品中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是为什么?传统文化对于儿童艺术教育和美学熏陶又有怎样的作用?
答:中国文化的传承是流动在家庭中间,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东西。生活中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文化的价值。多给孩子念书、念诗歌、念童谣,这是最好的传递文化的桥梁。图画书是我们新的桥梁,是我们与孩子交流的场所。这些阅读交流的时光会收进我们最深的记忆中。童年的获得,会成为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力量支撑。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传统文化就是去背诗词、穿汉服,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去感受文化。要带孩子通过音乐、画面等等各种方式去感受,当你听到声音的时候,当你看到画面的时候,你产生的某种记忆是更深刻的。
问:从创作风格来看,您的作品既民族又现代,低幼宝宝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种画风,该如何由浅入深阅读呢?
答:我的一个朋友发视频给我,视频里是他家那个一岁的小孩在看我的《桃花源的故事》。我问他能看吗?他说能。我说,他看什么呢?他说,孩子看到什么就会跟我说什么。孩子可以从桃花源里找到两只小鸟,找到桃花林里面躺在摇篮里的婴儿……
我还碰到过很多类似的事情。在长沙,我的一个展览上有一幅很大的画,人家拍了一张照片给我,原来是一个小女孩坐在那幅画前,左看右看。我在想,她到底在看什么,看了那么久、那么投入。不知道是看上面的鸟,还是看里面的小动物。
你看,一本书,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可以在里面看到不同的东西。有些孩子看到的是色彩之美,有些孩子喜欢的是笔触质感。我觉得能将自己的视觉与感觉打开,就可以进行不同的阅读,有不同的收获。每个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的阅读顺序。
问:对于自己的作品,您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您的绘本中最吸引孩子们的特质是什么?
答:我自己的作品我都喜欢,它们都是我心中所想、心中所爱。我喜欢那些民族的东西,民间的东西,传统的东西。像我的《百鸟羽衣》,是我一次又一次地到湖南的湘西,去看苗族人怎么生活才诞生的。
所以,我绘本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亲眼所见,是一些照片都拍不到的东西,可能这也是比较吸引孩子的部分。绘本中的画面,都是基于我对苗族人的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再创造的景象。我希望在绘本中画出苗族人生活中的那种不平凡的价值,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豁达与智慧,充满坚实和饱满的元气,充满素朴的美感。
问:能否从自身成长经历出发,聊一聊您接触绘画的机缘?家长该如何发掘孩子的艺术天赋?童年时期,又该着重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
答:我画画是源于家庭的宽松,宽松就是对我完全的信任。我把白墙画得墨黑的时候,他们也不怪我。
不要低估孩子的审美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看同一幅画,可以获得不同的情感共鸣。就像前面提到,一个不到一岁的婴儿看《桃花源的故事》,看到里面的小鸟、婴儿,都很开心。
我觉得积极主动很重要,你要让孩子自己积极主动地跳起来,总是喂养、填鸭,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信任。我喜欢对孩子“点到即止”,孩子的成长一定是有自觉的,是一种自我要求的冲动。
我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很多时候没法顾及我阅读了什么。所有的学习完全依靠我的一种自觉。自觉的养成是漫长的时间,你得回到你本身。
问:互联网有一个词叫做“美商”,您也曾在采访中提到“美”这个概念。请您给家长们一些建议,该如何从小提升孩子的美商?
答:这是潜移默化的,我觉得小孩子都会有一种自觉,去寻求、感知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字、诗歌、艺术,都能给他们带来幸福感。
家长能够把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孩子就会从平凡的日子中发现美。孩子要有通过不一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能力,他就会实现美的转变,获得幸福的能力。
问:您的绘本有一种灵动纯粹的生命力,您也曾强调童心的重要性,那么童心究竟是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您是如何一直保持童心呢?
答:在我看来,童心就是不讲假话,不做坏事,真诚地对人,没有分别心,对一切保有好奇心。
怎么保持童心?我的方法是去追问自己的童年。成人世界的复杂,能去掉多少是多少,不可能还原成儿童,所以只能努力去寻找。我一辈子都在寻找童年。
问:平常生活中,您喜欢用什么方式记录生活感受和创作灵感?可否向我们展示一些您记录的内容?
答:灵感来了,我就会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当时的心情、我看到的画面,和我的许多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