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翻越海拔4969米的麻扎达坂。
横贯喀喇昆仑高原和藏北高原的新藏公路被称为阿里高原的大动脉,是一条融政治、军事、经济意义于一体的边防“生命线”,一路上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氧气含量稀薄,自然灾害频发。近日,随着年度高原运输任务全面展开,新疆军区某汽车运输旅的女兵们跟随车队执行今年首趟边防物资上送任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员登车,准备出发!”早上8点,数十台满载给养物资的运输车驶出营区。按照计划,这次任务车队将机动至1000公里外的边防点位,沿途需要翻越10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达坂。女兵解晓娜虽然不是第一次执行高原运输任务,但今年首次驾驶重车上山,应对复杂的环境与路况,仍不能掉以轻心。
“前面就要开始翻越库地达坂,我需要特别注意道路两侧的状况,还得控制好车速车距。”解晓娜所说的库地达坂海拔3150米,在维语中意为“连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雪山”,这里最大垂直落差500多米,道路一侧是山岩碎石,另一侧则是悬崖陡坡,落石、塌方、泥石流等险情在这条路段时常发生。
车队浩浩荡荡蜿蜒于高原山谷间,两小时后,解晓娜也成功驾驶车辆翻越库地达坂。解晓娜的父亲曾是一名进藏汽车兵,从小就对军车有浓厚兴趣的她经常听父亲讲述车队上高原的故事,在耳濡目染中,解晓娜也下定决心要做和父亲一样的人。
入伍后,解晓娜通过刻苦训练与不断学习,终于取得了军车驾驶资格。时至今日,她仍然会在电话中向父亲请教高原驾车的注意事项与经验技巧,对解晓娜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够延续父亲的足迹为边防线上的战友服务,“驾车开好每个路段、处置好每个特情,获得战友们的认可,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
女兵对车辆进行保养。
夜色临近,车队抵达宿营兵站,汽车兵们要在这里对车辆进行整修保养与油料加注,并对一天的行车情况进行复盘讲评。
“今天咱们女兵驾驶的各车整体跑得比较平稳,只有多总结经验技巧,才能快速提高驾驶水平……”每天到站后的复盘讲评对女兵班长朱茵来说是头等大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每辆车的技术指标她都要再三询问。她说,自己作为一名“老高原”就是要对初次上山的新同志多叮嘱,传授帮带是高原汽车兵永远不能丢弃的优良作风。
第二天清晨,褪去昨日的疲惫,女兵们继续踏上天路征程,当天她们要翻越两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山达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气压和氧气含量逐渐降低,道路条件也越来越复杂,车队爬坡中,车载电台里突然传来女兵古丽巴哈尔·阿卜力孜请示临时停车检修车辆的声音。
“右后轮压到尖石头爆胎了,现在要赶紧更换备胎。”车辆停靠路边后,古丽巴哈尔焦急地取出工具箱在车前车后忙碌起来。在战友们的帮助下,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抢修,破损轮胎被成功更换。
跟上车队后,古丽巴哈尔却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战友们连忙让她轮换至副驾驶位休息,在高原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更换一次轮胎消耗的体力要比山下多好几倍,对于汽车兵来说,这样的情况早已是家常便饭,新藏线上行车,各类危急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前方即将到达康西瓦烈士陵园,各车注意提前减速准备停车。”车队行驶在荒凉寂静的新藏线上,按照汽车兵的传统,每次高原运输任务他们都要在全军海拔最高的康西瓦烈士陵园举行庄严的宣誓活动。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鲜红的军旗前,全体官兵高举右拳,重温军人誓词,将心中对英烈的哀思与缅怀,转化为忠诚卫国戍边、献身保障打赢的不竭动力。
宣誓结束后,官兵们走进园区开始祭扫。“第一次听到陈祥榕班长名字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作为一名边防军人来到这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和我的战友们也将践行这句初心诺言,在雪域高原绽放迷彩青春之花。”女兵刘佳婧眼含泪花说。
车队缓缓驶离康西瓦烈士陵园,低鸣的汽笛声在喀喇昆仑高原的山谷间久久回荡,这是汽车兵用自己的方式对保卫祖国边防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女兵邓书梅驾驶车辆。
仲夏的高原上冰雪融化、万物生长,迎来了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延绵数千公里的云端天路上,高原汽车兵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他们不畏高寒缺氧、无惧风雪考验,奋战在这条“生命大动脉”上。
“锣鼓敲,音乐响,汽车兵我们走上场,班公湖前唱一唱,二十大精神来宣讲。”车队休息途中,官兵们围坐在湖边观看文艺演出,在欢声笑语中褪去长途行车的疲惫,这也是官兵们在执行任务途中难得的闲暇时光。
经过数天的长途机动,车队安全按时到达任务点位,将给养物资交付到边防官兵手中后,汽车兵们也收拾好行囊准备返回营区执行下一趟运输任务。
喀喇昆仑的清晨,车队冒着凛冽的寒风蜿蜒于雪域高原间,一代代高原汽车兵将汗水与热血挥洒在喀喇昆仑高原上,铸就这条坚不可摧的钢铁运输线。汽车女兵柴瑞彤说:“这是我第一次上高原执行运输任务,一路上的艰辛与不易已深深刻在脑海中,我将苦练专业技能,争做驾修双能、本领过硬的新时代高原汽车兵。”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