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精准的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新征程上的现代化有着更为坚实的基础,也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努力把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奋力谱写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然而,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长期的闭关锁国,在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懈探求民族复兴的道路。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尽快改变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状况,经过艰辛探索,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经过实施几个五年计划,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面对同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我们国家没有简单重复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而是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现代化建设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成功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作出一系列新的战略安排,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体系;进行新的实践探索,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摘自《经济日报》,全文见中国经济新闻网www. c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