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与“离位之阳”
伤寒论痞证,原文162条:
(资料图)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之。
此条讲述的是痞的初期。中焦之阳被“各种原因(如下法、外邪)”攻打而往体外泄,初期“外泄之中阳”离开中焦而未离开人体,成为“痞”,此时用“渍过的黄连、大黄”,仅取二药之降力,使“中阳”回到中焦里,故愈。
若病情稍久,部分“离位之阳”离开了正确的位置太久了,已成为了邪气,就不得不将此“热邪”清之;相应地,当阳气变成邪气后,阳气本身就是虚的(一方面,邪气是由阳气变来的,邪气多了,阳气就减少了,另一方面,若阳气足够的话,是可以将邪气清除的,现在清除不了了,所以也说明阳气不足),如:
伤寒论痞证,原文163条: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此条讲述的是痞的中期。
“中阳”已有部分完全离开人体(汗出),致阳虚(复恶寒)===》用“附子”补充。
有部分离开中焦已久,不能再降回中焦里,而成热邪,且上扰上焦===》用“黄芩”泻之。
有部分刚离开中焦,未成邪,仍可引回中焦===》用“大黄、黄连”降之。
通过上面的讲解应该能让大部分学友理解我所谓的“离位之阳”。www.nfysw.com概括如下:
离位之阳有两种形态:
1、一种是可以通过“降之”变回阳气的,
2、另一种是久而形成邪气的,需要“泻”。
当然,人体出现“离位之阳”就会通常伴有“阳虚”。
其实与南方常说的“上火”相类似,不同点在于:“上火”的火只是“离位之阳”的其中一个形态,“上火”是已成为邪气形态的“阳气”。
我再举一个例子相信大部分学医的人就可以理解了。
如西医所记载的“肝硬化-腹水”,腹水本来就是人体所需的体液,腹水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只是腹水离开了正确的位置,不可以被人体利用。
所以在针对腹水的处理时,有这么几项与上面的理论相类似:
一、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及腹腔积液浓缩回输(使“中阳”回到中焦里”,故降之) ;
二、放腹腔积液(部分阳气离开中焦已久,不能再降回中焦里,而成热邪,故泻之);
三、静脉输注白蛋白(补充已虚的阳气,故补之)。
此处黑体字是西医的腹水处理,括号里的是利用伤寒论的理论对“离位之阳”的处理。
在此,我再引用刘力红老师《思考中医》里的部分章节供大家参考、学习:(因版权原因,我仅指出相关原文在书中位置):《思考中医》第3版的369页:“南方人,动不动就说上火......这个问题不但患者要注意,医生尤其要注意”。出自“思考中医-太陰纲要-藏寒”,有兴趣的朋友可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