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雍和宫桥下,新型“智能斑马线”,优化人车通行秩序,提升夜间交通安全。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资料图片)
文|龙之朱
你有过站在马路中央面对滚滚车流却进退两难的体验吗?你见过早晚高峰期十字路口人车缠裹在一起的情形吗?
如今,在北京,这样的情形已经大大好转了。常见的画面是, 行驶到斑马线前,车流像约好了似的,停下来,让行人先过。而行人则点头、致谢,疾步通过。
这样的车让人,被媒体称为“互动式出行”。一个个路口,一条条斑马线,当越来越多的市民习惯了礼让、习惯了“互动式出行”时,我们知道,城市的文明气质已经实现了一次提升、跨越和蜕变。礼让斑马线,“让”出的是首善之区的精神文明。
置身城市生活,每个人都是这个城市的一个接点,都与外部世界、各色人等发生着各种联系。以出行而言,大家都行色匆匆,而道路资源又是有限的,如何平衡每一个人、每一辆车的出行诉求?如何让整个城市既忙碌又有序?这不仅考验管理者,也考验城市中的每个人。
近年来,北京开展以“礼让斑马线”为牵引的城市交通治理行动,无疑切中了肯綮,找到了最能触动人的“敏感地带”。斑马线意味着行人的路权,也意味着车辆的暂时歇脚,这里也是城市里各种交通参与者权利的交会地带。
从礼让斑马线着手,让过马路的人更便利、更快捷,让车辆多一些耐心,则一通百畅,最终不仅让城市的道路更顺畅,市民的心路也因为这份温暖而更加顺畅。
现实中,尽管每个人都知道“礼让”很美好,很有必要,但“礼让”落地,则有不少难处。这中间,需要提醒、引导,当然,也需要必要的处罚。
从2021年8月份开始,北京市首批217处探头开始抓拍不礼让斑马线,交警上路严查,一百天内就处罚“不礼让行人”2.9万起。而随着认知的深入,仅仅一个月后,情况就大大好转,百余个示范路口“不礼让斑马线”违法处罚量下降近五成。
而从今年4月开始,2048家首都文明单位也行动起来,认领、服务周边路口,劝阻违法和不文明行为。声势大了,氛围浓了,春风化雨,自然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而除了做通人的工作外,关键还要提升硬件设施,通过技术革新、技术优化释放最大效果。
有两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一是石景山政达街与银河东街交叉口的“全向十字路口”。在这里,人行道绿灯亮起,27秒倒计时内,行人既可以走到马路正对面,也可以沿着两条对角斑马线,从容地走到马路斜对面,不再需要二次过街;行人过街时,所有方向的机动车右转信号灯变为红灯。
再就是望京西路与阜通西大街交叉口。这里一度是朝阳区最大路口,过街不易。经“瘦身”改造,Y字形路口三个方向的车辆停止线均前移,将路口范围从8000平方米缩至3000平方米,行人过街距离缩短约30%。
同时,增设7处行人过街安全岛,路中间增设倒计时信号灯,各个方向的过街斑马线,围绕路口连成一个矩形。所有这些细节,都最大程度保障了行人的路权,让行人过街不必再多走“冤枉路”。
当然,说起文明礼让,不能不提及这些年来大型国际赛事的影响与渗透。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些大型国际赛事虽然结束了,但“人文奥运”的精神却留了下来,并与人的教育、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结合起来,助推北京这个“双奥之城”不断提升城市精神文明水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首先要对人友好。这就需要从方方面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效用,并切实体现在每一个市民身上。首都精神文明从来不是空洞的道理,也不是浮泛的口号,而是温暖的提醒、持续的改进以及内心秩序的激活。
枝叶总关情,点滴见初心。以此作为城市的底色,不仅能够厚植文明新风,也会提升市民的守序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