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文旅行业强势复苏,繁荣向好。近日,全国多地积极部署,加强引领,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促进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日前,新疆阿勒泰汗德尕特乡文化旅游节在五指泉景区开幕,游客们在尽情享受文艺节目的同时,还能体验摔跤、搬石头、射箭、赛马等群众文体活动。(图片由CNSPHOTO提供)
(资料图)
文旅促消费
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发挥文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八项政策措施,诚意满满促进文旅消费。
该通知提出,对河南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新增、展期、延期贷款产生的利息,省财政按年化利率2%给予贴息。对2023年组织专列、包机引客入豫的旅行社给予一定奖励。对旅行社继续实施100%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补足保证金期限延长至2024年3月31日。
同时,通知明确,鼓励各地发放文化旅游消费券,省财政按不超过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实际财政支出的30%给予补贴,奖补政策延续至2023年6月底。鼓励各地对文旅促消费展会活动在展位费、布展费、宣传推广费等方面进行补贴,省财政按各地实际财政支出的30%给予奖补,期限至2023年12月底。
事实上,这个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进军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已跃然纸上。据了解,《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两大目标,构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打造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谋划建设休闲康养基地、发展特色鲜明的全链条文创产业、培育旗舰劲旅等重点任务,预计到2025年年底河南省旅游业综合贡献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保持15%和20%的年均增长),河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文旅文创成为河南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鼓励新业态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迎来大批游客。在当地举办的湿地槐花节上,融非遗市集、烧烤露营、国潮演出于一体的休闲业态备受青睐。为推动新业态引流,当地联合住宿、餐饮、零售等领域的经营主体发放消费券2万张,游客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即可直接冲抵。节会现场,在直播带货推介当地 “手造”产品的同时,槐花蜜等“槐林三宝”特色旅游商品也被众人抢购。
今年以来,山东通过发放惠民消费券、实施景区品质提升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提振文旅消费,积极培育打造元宇宙文旅、沉浸式游艺等一批新业态、新场景,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今年山东印发的《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千家景区焕新工程,包括丰富体验场景、迭代更新产品、开展文化活化故事化行动等,鼓励通过新业态引领、新项目示范,拉动和促进居民消费,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多元化选择。
同时,围绕落实“山东消费提振年”部署,山东将继续推进文化旅游与科技、教育、生态等融合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提供更多类型的新产品,满足新需求,引导新消费,稳步实现旅游要素重组、功能叠加、产品迭代和业态创新。
专家表示,在释放大项目活力的同时,一些小而精的消费新空间也备受游客欢迎。在潍坊,设于竹山生态谷的望山书吧、十笏园文化街区的非遗空间等,既是网红打卡点,也是景区、街区文旅业态的重要部分,通过广泛开展文创、展演、研学等体验活动,把流量变留量,成为当地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融合助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在融合发展上有着天然的契合点。
近日,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重点部署了“推动全域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融合”“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品融合创新”“全产业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和合共生”等4个方面18项任务,强化组织领导、政策保障、项目带动和人才支持等4项保障措施。
同时,意见要求,全力推动甘肃省文化旅游产品融合创新,着力培育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积极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枢纽,力争把甘肃建设成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模式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山水与人文完美融合,打造能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多消费的旅游目的地;推动构建“文旅+”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文旅康养“千亿级产业链”;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融合、服务质量创优,境内外文化和旅游市场活力不断提升,以促进甘肃省文旅消费加速升级,实现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相统一、双提升。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必须积极推进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让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更加富有魅力。业内人士表示,要着力放大文化和旅游在理念、产业、市场、服务等方面的融合效应,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切实将甘肃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胜势。(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