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温水效应”也被称为青蛙效应,源自生物学中一场著名的实验。随着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各地以五花八门的政策“大礼包”广纳贤才,效果立竿见影。但仍需注意到,个别地方片面追求“增量”,忽略才尽其用,反让人才在优渥环境中渐失斗志,难以潜心立业。“良才善用,能者居之”,要坚持量需而行,让人才在合适的舞台上唱“主角”,“温水效应”才会变“鲶鱼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才能源源不竭。
要取之有度“觅贤才”。“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抓住人才便是抓住发展先机。然而,各地要防止人才引进“政绩化”,客观分析自身承载能力,差异化制定引才政策,瞄准产业链布局,在制造业集群和科技创新前沿搭建吸附人才的优质载体,做好战略“投资”,让人才与地方“双向奔赴”。要当好识才的“伯乐”,突出德的标准,建立多元评价、综合考量的人才引进量化评价机制,不求全责备,打破学历、资历“台阶”,让各类人才都有机会登上舞台。
要因势利导“给位子”。“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考验的是用人观,如果使用得当,人才便可发挥“1+1>2”的乘数效应。要坚持“用人不率冗”,杜绝粗放用人观,以辩证眼光扬其长而避其短,区别人才特点“量才授职”,让合适的人在适合的岗位“发光”。要以发展需求侧对接人才培养供给侧,探索重大技术难题、重大招商项目“揭榜挂帅”,反向“拉动”人才,让人才靠实力“揭榜”,推动产才研精准匹配,推动人才配置与资金、技术、项目等要素交流融合,畅通区域内、行业内人才“大循环”,让人才在合理流动中迸发活力。
要不拘一格“造英雄”。“人才难得而易失”。不论营造优质的“软环境”,还是给予荣誉,留住人才才是目的。但人才也有自身价值追求,如果“一碗水端不平”,让人才有志难酬。因此,要构建良好生态,尊重人才首创精神,推动业绩评价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市场效益等相挂钩,消除行政主体过度干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防止评价奖励“一头热”,更不能不以年龄、资历下论调,杜绝重复表彰,让潜心钻研的优秀人才有机会走到台前。要畅通人才培养“循环链”,紧盯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权威专家、顶尖人才“举荐制”模式,打破“天花板”,让更多有志有为的青年英才在闯关夺隘中领衔出战、猛火淬炼,进而成长为支撑创新发展的中流砥柱。 (作者:张丞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