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桶油”来说,新能源的脚步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密集了。
4月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启动会,再次给“三桶油”的新能源定了调、指了路。石油企业涉足新能源领域,已经不是新鲜事。而从近年来密集迸发的新能源公司,我们也许可以读懂“三桶油”发展新方向的背后逻辑。
多点开花
(资料图)
春风来,梨花开。进入3月,一批新能源公司正在涌现。
3月6日,中国石油全资成立了四川西油新能源有限公司及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
3月15日,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和大庆油田共同建立的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在大庆揭牌。这是中国石油首家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目的是加快推进公司在氢能、地热能、储能、智能微网等领域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3月21日,中海油环渤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中海油天津产业研发基地隆重举行。业务包括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等。
根据公开信息稍作梳理,截至目前,中国石油旗下全资、控股或参股的就有9家新能源公司、2个研究院、1个研发中心。中国石化全资、控股、参股的新能源公司有23家。中国海油控股或参股了8家新能源公司。
打开天眼查,关于这些公司呈现出的都是寥寥数语,但最简单的文字背后总是蕴藏着最丰富的信息。
这些新能源公司成立的时间爆发点集中在2020年后,而且呈现越来越快的趋势:2021年12月至2022年,中国海油在短短9个月时间,于新能源大棋盘上连落四子,聚焦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地热能等业务。而在2022年半年的时间里,中国石化便落地三家新能源公司,主攻氢能。业务范围更是多点开花,囊括了新能源中的地热、光伏、风电、氢能、充换电等业务。
在新能源的产业链上,“三桶油”也在不断延伸。从研发起步,到中下游的生产经营,甚至是更远的领域。去年11月,中国石油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成立新能源公司——中油绿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在经营范围中,电动汽车“电池制造”赫然在列。一时间,“中国石油要造电动车电池了”刷了屏。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12月,中国石油几天之内连续成立了三家新公司:中国石油迪拜研究院、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迪拜、深圳、上海四地举行。
在新能源领域频频发声的院士邹才能担任中石油深圳研究院法定代表人。该公司经营范围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开发、咨询、推广等。注册资本1亿元,由中国石油全资持股。从中石油深圳研究院的整体定位中强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打造“新能源科技创新高地”,可以窥见其布局的用意。中国石油迪拜研究院的整体定位是立足中东、辐射非洲,兼顾其他地区,为海外上游业务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中国石油称,这是其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新征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新型研究院将聚焦传统油气和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力求打破传统科技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等。
在这些新能源公司中,合纵连横更是屡见不鲜。
2022年9月21日,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40亿元。该公司由上汽集团、中石化、中石油、宁德时代等共同持股。两家大型央国企+一线国产汽车品牌+电池行业领头羊的硬核组合,四大股东分别覆盖了电池、车、加能站,即换电产业链中的三个关键环节,野心与实力令人拭目以待。
更快、更多、更广,也许在国内油气头部公司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的过程中,这三个词是最好的注脚。
入市途径
即使已经公布了众多发展新能源的计划和目标,但在大众认知里,仍然习惯用“三桶油”指代三家企业——这是一种惯性,也从侧面说明了传统油气企业转型的难度。
在承担着油气保供责任的现实下,“三桶油”怎样尽快顺应时代需求,进入新能源市场,这是一个问题。
“当前,传统能源企业发展新能源业务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合资合作模式,一种是风投基金模式。”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说。
这两种模式各有针对,各有裨益。
合资合作模式主要针对已经实现商业化、技术密集型的新能源业务,好处在于快速进入新市场或新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成立新能源公司是最常见的一种。由各方共同出资,其中一方享有绝对控股权或相对控股权,或各方平均持有股权。“该模式的优点是新能源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与母公司之间风险隔离,可以起到控制风险的作用。缺点是程序复杂、成本较高。”吴谋远说。
比如2019年,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持股43%)与唐山曹妃甸新城国泰热力有限公司(持股37%)、宝石花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持股20%)合资成立唐山冀东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三方分别发挥技术、市场、资金优势,实现地热项目顺利运营和公司业务快速发展。
风投基金模式则是对于发展不确定性高、尚未实现商业化的新能源业务,提前布局新技术初创型企业,实现小投资、广泛关注。
国际上,BP公司一向被视为新能源转型的急先锋。因此,它较早使用该模式成立BPVetures公司,专注于发现技术和业务机会,寻找有潜力的发展领域。近年来,国内传统能源企业也开始采用这种模式推动绿色转型。
风投基金模式由传统能源企业成立独立金融公司,对新业务进行孵化培育。该模式运作更加灵活,可通过战略投资合作、分期设立新兴产业基金等方式,帮助企业介入新领域。
2018年7月,中国石化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该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智能制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五大领域,目前正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助力中国石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和氢能产业链布局。
2021年6月,中国石油注资100亿元,在海南省成立了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其中3家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29%、20%。该公司聚焦创新、绿色低碳新业务,助力中国石油形成多能互补新格局。
“除了资本投入外,很多石油公司也乐意通过并购的方式介入新能源领域。”标普全球大宗商品能源研究总监朱坤锋说。这在国际石油公司中尤为突出。据他介绍,自202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提出“零碳战略”,其并购量也大幅提升。“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道达尔。过去20年里,道达尔不停地买买买,并购了各式各样的新能源和低碳公司,种类多而投资不太大。
最近几年,石油公司对新能源发电的兴趣越发浓厚,这方面的资产增长比较快,主要也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朱坤锋介绍,生物能是2022年异军突起的并购种类。去年关于生物能主要有三笔较大规模并购,分别来自于BP、雪佛龙和壳牌。未来,这些国际石油公司为了尽快实现低碳化,花在并购上的钱会越来越多。
相较之下,国内“三桶油”在这方面动力不足。业内认为,“三桶油”还处于多点布局阶段,投资力度、广度和方式还有待加强拓展。
新增长点
毫无疑问,世界能源体系正在从油气时代向低碳时代演变。
国际石油公司是最早一批投资建设新能源的企业之一,如今在部分领域已经颇有建树。上世纪80年代,BP公司和道达尔就开始进入太阳能领域。2008年壳牌在全球风电企业中排名第五。
“三桶油”在新能源领域的节奏慢了不少。尽管早年间偶有布局新能源的新闻见诸报端,但迟迟未有明显行动。
对于近年来新能源公司快速林立,业内认为,“双碳”目标的提出,是石油公司坚定发展新能源的定心丸。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内因,则是促使“三桶油”发展新能源的助推器。
“一方面,我国油气企业大多面临着资源劣质化严重的困境。”吴谋远说。大庆油田、玉门油田等老油田经过数十年开发,油气资源逐渐匮乏,转型压力推动企业不得不借助新能源产业,打造新的利润增长极。
另一方面,油气企业自身能耗巨大。如玉门油田,2020年能耗总量近50×104t标准煤,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用能结构亟待优化。在当前国家严控能耗的大背景下,转型压力推动企业探索新能源产业发展利用模式,降低碳排放量,提高油气净贡献率。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中国石油在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等地的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已总结出四大模式:冀东油田模式,依托传统技术优势,打造地热资源商业利用新模式;玉门油田模式,光能与风能双利用,实现传统能源稳步替代新突破;吉林油田模式,炼化转型与绿色发展共推进,迈向低碳、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川渝油田模式,探索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
业界普遍认为,新能源有望成为“三桶油”未来新的增长点,油气开采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可以提升油气采收率,有助于油气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其中,2020年,玉门油田便采用工程承包(EPC)模式,建成第一座887kW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多能驱动”的发展下,2022年玉门油田同比增效10.7亿元,实现了2004年以来首次扭亏为盈。这是最直观的成功样板。
不仅如此,在日益严格的绿色低碳环境约束下,石油公司进一步推进清洁化转型已刻不容缓。来自炼化和销售版块的压力也促使企业快速发展新能源,否则未来很难分到一杯羹。
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迈入700万辆规模,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占率为25.6%。这种持续爆发式增长,使得“三桶油”经营业务为充换电的新能源公司迅速增长。
另外,一些实际操作层面的规则,也催生了新能源公司。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表示,有时到某个地方拿项目、开展业务,可能需要注册成立新的公司。“这些新成立的项目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新能源业务拓展、运营管理等确有助益,也便于和当地开展业务进行合作。”这位人士说。
可以说,无论是政策层面、技术层面,还是企业层面,新能源将进入提速发展阶段,我国油气企业绿色转型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