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由于长期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局面,猪企或不得不调减产能。中国商报记者统计16家上市猪企的5月生猪销售数据发现,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头,销售均价低于15元/公斤,远低于养殖成本。业内人士认为,缩减产能或将成为行业共识。
从年初至今,猪企连续数月陷入越卖越亏的局面。(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资料图】
上市猪企越卖越亏
从年初至今,猪企连续数月陷入越卖越亏的局面。5月,部分猪企或已经开始调减产能。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16家上市猪企中,5月份生猪出栏量环比下降的企业为8家,其中正虹科技出栏量环比降幅最大,达到23.18%。
“现在部分猪企销售数据下降,或是其在一年前调减产能的结果。”国内某上市猪企养猪业务负责人张勇对记者表示,“调减产能要从减母猪开始,商品猪在一段时间后会随之减少。一年前,这部分企业判断生猪市场行情不太乐观,主动调减了产能。”
也有猪企销量数据在翻倍上涨。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市场或是还未看到其调减的成果。“头部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多,经营逻辑也是稳定产能、缩量下调;而中小型企业多迫于资金压力,主动降低产能。但当市场上的生猪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产能更稳定的企业肯定是最先盈利的。”张勇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5月,多数猪企的生猪销售均价在15元/公斤以下,最低售价为13元/公斤左右。除了牧原股份能将养猪成本控制在15元/公斤左右外,其余上市猪企的养猪成本都在17元/公斤左右,这也意味着,每卖1公斤生猪,多数企业要亏2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6家上市猪企销售超过1000万头生猪。若按照亏损2元/公斤,生猪出栏均重120公斤(标准体重)计算,这16家上市猪企5月的总亏损数额已超过30亿元。同时,根据生猪销售简报数据统计,上市猪企已连续5个月出现亏损。
猪企越来越理性
对于上市猪企来说,扩产是经营发展的必经之路。“大型规模企业不能以行情来规划产能,因为行情是不确定的,但企业经营是稳定的。若企业在行情不好的时候选择减产,那么等到行情好的时候,企业或无充足产能利用,这对于企业来说,不是长久经营的良策。”张勇说。
目前,上市猪企在产能规划上显得越来越理性。新希望表示,公司未来不会再去过多加杠杆。2021年,在行业处于低谷时,公司最先开始控制养猪资产投入规模,避免周期下行的风险,未来公司将会更有效地利用资产。
傲农生物或也在求稳。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公司通过聚焦降低杠杆降负债、降低经营成本。公司计划将未来断奶仔猪成本目标控制在360元—370元/头;约在未来2个月,降低30万头左右育肥生猪存栏规模,未育肥的成本目标也计划在今年年底做到16元/公斤。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当前母猪的产能仍处于较高水平,企业及时意识到这一点并且理性控产过冬,有利于降低后期的市场风险。
大北农也将2023年生猪出栏目标从600万头调减至500万—550万头。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养猪亏损,下半年的生产计划已经做好,在下半年行情好的时候,公司或会增加外购仔猪。
关键是握紧“钱袋子”
“对于企业来说,扩产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亏损意味着资金减少,需要用更多的资金补上缺口。”张勇说,“在当前的情况下,稳定资金、平稳发展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A股超过16家上市猪企的资产负债率均超过60%,这或也意味着,在生猪价格尚未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猪企或对扩产越来越谨慎。
新希望表示,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总体偏高但可控,2023年年底,预计将控制在65%以内。公司将着重处置富余资产,尽可能快地消化一部分资产并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公司不会过分依赖预测的短期市场价格,大幅调整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温氏股份表示,对于大企业而言,若出现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等情况,可以通过出售相关资产,如厂房、土地、仔猪和各种非标体重的肉猪等,或通过降低饲养规模,回笼部分资金,支撑现金流正常运转,缓解资金压力,这种做法以损失市场占有率的方式延缓企业退出市场的时间。
朱增勇表示,企业或需专门组建一个专业团队,提前规划企业战略战术,对年内产能高峰期、最佳生猪出栏时期等进行谋划。同时,利用猪周期规律,结合行业监测信息,帮助企业抓住市场政策红利,这样有利于企业回笼资金、锁定利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