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人物:孙晓怡
优复医疗创始人兼CEO
【资料图】
中国非公医疗协会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运动康复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十年前,在国内大家对术后康复的概念还停留在卧床休养阶段,普遍认为静养就是康复;十年后,康复医学的理念已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康复机构也成为康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追溯到四年前,2019年11月11日,对于孙晓怡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她拿到了上海第一张康复医疗中心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这在业内,含金量极高!我们能在黄浦区拿到机构第一张执业许可证,这是政府对我们机构康复能力的认可。对我本人而言是荣誉是信任,更是激励和督促。”孙晓怡坚定地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推动运动康复事业,促进中西文化融合。
爱翻山海,为爱创业
自小生活在澳洲的她浸润在西方的文化中,又带着东方的根。孙晓怡感叹,在海外时期也从未远离过中国文化,当地的华人华侨们总是将极具中国元素的风俗传播在异国他乡,如舞龙舞狮、传统戏艺人的跳舞、中式音乐演奏等,将当地的人们带进了中国的节日氛围之中。
法律专业的孙晓怡为何跨界从事起了医疗事业?这是一个有爱的故事。
“我回到国内正好是十年前。”2013年,孙晓怡因为丈夫回国发展,决定一同回到他们出生的地方——上海市黄浦区。
她的先生是一名公路自行车赛爱好者,在一次日常训练中突发事故,致使手部严重受伤。手术很成功,但由于术后没有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导致“爪形手”畸形。
“十年前国内基本没有运动康复这一概念,做完手术之后听到最多的就是静养。但是先生休息了一段时日,依旧连支马克笔都握不了。”这对于孙晓怡一家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几经辗转,孙晓怡找到了专业的海外团队来为丈夫进行围手术期康复治疗。幸运的是,这次手术和康复都很成功,她先生的手也逐步恢复到了正常。
这十年,中国的康复行业有着怎样的变化?在孙晓怡看来,是非常直观的。“十年前,髋关节置换要三个月下床;十年后的今天,髋关节置换基本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了。”
“抱着普惠的初心,我希望把一部分国外先进的的理念传播到国内,再进行本地化转换,这是我创业的初衷。”至此,孙晓怡与康复行业命运的齿轮便转动了起来。
当东方元素融入医疗行业
孙晓怡坦言,对于她来说中西文化的彼此输送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她更认同中西交流是一个圈。“大家都是息息相通的,文化是无国界的,医疗也是无国界的。”
在孙晓怡的康复机构里,绝大部分的患者或是医生都具有海外背景。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一直都贯穿于她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
“每一天,我们门诊都会有许多外籍患者前来就诊,我们在前台会摆上一盘‘大白兔’。”大白兔奶糖是每一个上海人共同甜蜜又幸福的记忆,孙晓怡选择用这个小元素来释放大能量。
“我们做骨科康复的有可能区别于其他的一些重症的医疗机构,从我们这里出去的,对方一定是会越来越好的,他一定是奔向更甜蜜和幸福生活的。”
每年,孙晓怡的医疗机构会进行全球招聘,以在职员工的亲身经历去吸引优秀人才,为海内外顶尖高校的医学相关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如美国波士顿大学物理治疗专业博士Charles说:“这里有国际导师的言传身教,有资深治疗师循循善诱,有跟国外一样的设备可以亲身尝试,还有每周的不同专家的培训课和案例分享,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的工作都是学习的机会。”美国圣奥拉夫学院运动医学博士Sam说:“临床近距离观察到的知识检验了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累积了实际治疗的经验。我迫切希望能成为一名物理治疗师,渴望早日回到这里工作。”
“不是单纯的我输送出去,或者是他们输入进来,因为本身我们的理念是基于中西文化的融合,我把先进的理念带进来的同时进行本土化,再把我们做的更好的反向输出出去,让国外的人知道说‘原来中国已经做得很好了’。”孙晓怡说。
在黄浦再出发
自在黄浦设立办公总部之后,孙晓怡对黄浦的羁绊可谓越来越深。
“在黄浦办事情,效率很高。在申请开业之后,政府单位的主动回访让我有一种被关怀的感觉,他们实实在在是在帮我解决问题。” 孙晓怡对黄浦区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
对于星侨荟,孙晓怡也深有感触。“各行各业的精英们都汇聚在此,有新朋友也有老朋友。”孙晓怡说,虽然大家都在不同的行业,例如金融、餐饮、地产、医疗等领域,但因星侨荟这一强劲的纽带,让更多的侨界新生代们能够连接在一起,共同为“侨”添彩。